Unbending Notes

中国式SNS“圈猪”运动(3)有限的透明度

sz1961sy 发表于 2008/7/18 12:53:00 阅读全文() | 回复(1) | 引用通告() | 编辑

       [SNS社区还是社区]
       今天百度新闻订阅推送来21世纪经济报道网“大声”栏目一文,标题是《博客过时了?》,作者为“蓝皮”(在昆明定居、从事互联网应用工作者)。
       蓝皮先生一文的关键点是:
       SNS社区都有“博客”这个功能,它自然也继承了博客写作者期望达到的所有目的:自我满足、对外交流、品牌提升。更重要的是,SNS社区相比博客,实现这些期望值的成本更低。
       为此他从SNS社区“添加好友方便性”、“文章会被自动推送”、“细分特性避免了行业之外的信息骚扰”、“个人品牌提升的速度也会更加快”等4个方面作为论述(http://www.21cbh.com/HTML/2008/7/17/HTML_ABAQ150C3FY7.html)依据 ,让人看后也十分信服:在麦田“博客过时论”出台后、又岀现一位具有十分理性、推断中国互动产业逻辑发展趋势的内人士论证观点。

        当然,笔者觉得蓝皮先生一文的基本推论与麦田“博客过时论”更为理想化一些,因为蓝皮先生一文的关键点表述论证基础是:“SNS社区目前正在开始实现各行业的细分,用户进入某个垂直SNS社区”、“垂直SNS社区的细分特性”。
       笔者为此想问一下蓝皮先生:
       1、“开始实现”这个与“真正实现”距离的判断还有多长时间?
       2、“SNS社区”与现有社区的互动功能(咱们不必去研究技术平台差距,那些太不大众化)差距有多大?能举一些现有例子说明吗?
       3、myspace.com、msn的space blog算不算“SNS社区”?
       4、“SNS社区”还是“社区”码?Blog属于“广义社区”或者“狭义社区”?

       基本上,从麦田“博客过时论”到蓝皮先生《博客过时了?》一文的观点,都没有正面回答上述问题,只是让人看到具有软文性质的一些推断:因为当年Blog叫“部落格”或者“网志”与“博客”之争,本人就在一旁写了一些自已不支持这类争论的Blog,最后源头三个人:刘韧(“部落格”)、毛向辉(“网志”)、方兴东(“博客”)不都让时间而和谐了吗?

       [中国式SNS社区有点欠透明度]
       “欠透明度”问题,这是本人近2年见到的绝大多数声称为中国式SNS社区存在一个缺陷。所谓“欠透明度”是指它的“公共性质”不足:
       * 必须注册才能浏览。
       * 必须登陆才能发言(贴)。
       * 注册者匿名问题仍然不见得有什么治理良策:myspace.cn那个ID、声称在上海公安局行刺杀人犯事前有被公安人员非法处罚的造谣内容(见CCTV-12 “中国法制报道”近期新闻),就是刚刚发生的中国式SNS社区问题。
       * 版权问题仍然不见得有什么治理良策。

       [“圈养”的SNS社区就“壮”吗]
       从麦田“博客过时论”到蓝皮先生《博客过时了?》一文,我们似乎获得一些业内人士准确结论:那就是中国式SNS社区将威力无穷、不可战胜。
       其实,麦田“博客过时论”一文只有经过Blog平台、网媒传播才让人知晓,蓝皮先生《博客过时了?》一文只有在平媒网站或者他自已博客网站(www.lanpi.net) 传播才会从“个人媒体”变成大众传播内容,如果他们二位能够向公众证明是由“圈养”的SNS社区传播他们的观点比Blog平台、网媒传播更有效,我们才能相信:一个“圈养”的SNS社区“茁壮成长”起来了,让我们热烈地去拥抱“圈养”的SNS社区吧!?

        一博之见,欢迎继续讨论这个有趣话题。

         沈阳(网名:sz1961sy)  

        2008年7月17日(今天俺儿子沈瑗杰一岁半了) 12时51分写于北京家中
         QQ:13022830  
         MSN:sz1961sy@hotmail.com
   家庭博客:http://w.org.cn
         http://域名资讯网.中国 (www.DNSNews.cn

Re:中国式SNS“圈猪”运动(3)有限的透明度

蓝皮(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7/20 0:35:00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给你回了邮件。

另外,我把回答发在博客上了,在这里:http://lanpicn.blogbus.com/logs/25062558.html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收藏此页到365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