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ending Notes

贺文华:员工博客揭公司内幕引争议 律师称没有相关法规

sz1961sy 发表于 2006/7/26 1:02: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2006年07月25日 07:24 北京娱乐信报

百度4小时闪电解散企业软件事业部,尽管公司先后发声明给媒体和全体员工,但仍没能解开大家心中的所有疑问。倒是被裁员工不断上传博客展现裁员过程,为外界了解所谓“内幕”提供了意想不到的途径,点击率极高。内容的真假姑且不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次裁员风波中,博客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而博客的内容现在仍不断在更新。记者采访发现,对于员工是否应该写博客揭内幕,大家各自抱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新闻事件

  博客炒热“闪电裁员”事件

  百度7月10日下午2点对ES(企业软件事业部)的员工宣布该部门解散,员工被要求在当天下午6点之前离开公司,邮箱关闭,交回笔记本等办公用具。7月12日这一消息被媒体获得,而在7月17日左右,员工博客为裁员事件升温。名为“公司凶猛”的博客,7月17日晚上上传了百度内部的“告全体员工书”,这名博客自称是百度ES部门被裁的员工。

  另一名叫做“给

****雇主上上课”的博客,还意外披露了百度此前一次不为外界所知的裁员,就是百度公司5月份进行的PMD部门的裁员。目前这个博客已上传了多篇文章,详细记录了自己和公司之间发生的不愉快经历。有上万名网友点击,数百人留言。

  在百度宣布裁员之后,搜狐IT频道公开发出“邀请”,以希望维护被裁员工利益的名义,希望百度被裁的员工来搜狐“开博”,态度之大胆,外界认为非常罕见,这也成为随后百度指责搜狐是“幕后黑手”的导火索之一。记者发现,自称“亲历百度裁员”或“百度被裁员工”的人,不仅在搜狐,也在中华网等网站发帖或写博客,披露裁员过程,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疯狂点击。

各方声音

  百度:搜狐滥用媒体公器

  在百度发给媒体的指责搜狐公司的声明中,不难看到事件的导火索正是因博客而起,百度称搜狐IT“向百度被裁员工征集博文”是“滥用媒体公器”。

 出于不难理解的原因,多数公司或许都不愿看到已经站在对立面的员工对外发表不利于公司的言论。记者采访了两家网站负责人力资源方面的中层人士,对方都表示,员工开博客暴露公司裁员细节是不够职业的行为。

 网友:满足好奇心直呼过瘾

  在对待百度被裁员工是否该写博客的问题上,记者昨天随机采访了20位网友,其中包括公司白领、媒体编辑、国企员工,大家都表示赞成被裁员工写博客,原因主要是好奇,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希望能了解一下IT企业这种闪电裁员究竟有什么内幕。而面对员工博客,有人直呼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看得如此过瘾,能够如此直接地了解一个公司比较核心的保密信息,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16位受访网友说,如果是自己被裁,可能也会写博客公开内幕。

  在20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网友中,只有4位在赞同百度员工写博客的同时,表示如果是自己并不会选择这种方式,因为一旦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有可能影响到未来的职业生涯。而且公司并不一定就会因此给自己更多的补偿,写了博客只能让大家看热闹,所以不会写。

 知名的网友沈阳向记者表示,从员工的角度看,写博客并没有不妥。当然,需要写事实。至于可不可以写,在法律上有一些前提,比如这是不是双方协议规定不允许写的,或者员工是否在陈述事实,或者看双方诉求的要约是否已经不存在。

律师:博客不能超越法律界限

  对于是否赞成百度的员工写博客披露裁员内幕的问题,盛邦(中国)法律顾问有限公司首席律师于国富认为,“只要他们的言论不违法、违约,就有权利通过任何形式发表;其次,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过要求员工对自己的合同被解除保持沉默的法律规定。我个人认为,只要员工在陈述相关情况时,实事求是,并且并未泄露其在百度工作而应当保密的信息,他的言论就是允许的。”

  于国富律师还说,当然,如果各方有过激行为,或者捏造事实,或者为了报复对方而故意泄露对方的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就超越法律的界限了。

业内观点

  给员工和企业各两个建议

  记者在百度网站输入“百度裁员”,找到相关网页约106万个,足见这件事影响力之高。

  知名HR管理专家、华声在线总编辑、前《人力资本》主编孙虹钢说,职场就是这么冷冰冰。因为职场是按照商业规则运转的,商业规则是理性规则、交易规则,如果要把家庭的规则加进去会带来一些问题。我特别想给企业和个人各提两个建议。

  对个人来说,第一个建议是,要做一个心态很好很职业的员工,要知道我其实是在为自己打工,这样你始终在职场的经营当中。第二个建议,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业务,员工去选择工作的时候,尽可能找核心部门去做,这样被裁的机会比较少。

  对企业也提两个建议:第一,有的企业在管理员工的时候,把类似家的氛围融到企业中来。这样做很好,但会带来负面影响,就是提升员工的期望值。2002年中国惠普总裁孙振耀说,“我这一年来做的工作就是怎么降低员工的期望值。”其实企业最好不要让员工期望值太高。

  第二个建议,对离职员工有一套好的管理体系。企业在裁员的时候,可以跟离职员工之间有一个约定,说以后公司如果什么时候再开展某块业务时,如果你的经验和背景适合,我们再优先请你回来。这样做可能双方的感觉会更好一点。

  孙虹钢特别指出,很多人对全球范围内的人才市场了解不多。在国外被评为****雇主的企业基本上都有裁员的经历,比如最近的英特尔全球裁1000名经理级员工。惠普和IBM作为****雇主也裁过员。不是说****雇主永远不裁员,而是说****雇主即便裁员也是按规矩办,才是对员工负责任的公司。信报记者 贺文华

【记者手记】

  博客内容未必靠谱

  一个人写博客的动机,多数是基于个人爱好,要记录生活,抒发情感,分享经验,倾诉不平,追求共鸣,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博客在中国正在日渐变成一种大众传播的平台,越来越多的博客正在成为事实上的新闻源。

  1998年,个人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率先捅出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绯闻案,2001年,“9·11”事件使博客成为重要的新闻来源。

  以前中国人了解一个娱乐明星的渠道,是通过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捕捉到的场景和不连贯的问答,现在,粉丝可以在明星的博客上更为完整和多角度地接近明星。正是因为媒体的蜂拥而至,使很多不愿意过度曝光的公众人物相继关闭了博客,偷得一丝宁静。

  根据美国著名互联网调查机构——皮尤网络与美国生活项目(Pew Internet&American Life Project)公布的最新数据,约34%的博客作者把博客看作一种新闻形式,另外65%的人则反对这种观点。超过1/3的博客作者表示,他们经常会参与和新闻相关的活动。

  但不能忽视的是,博客内容真假难辨,可能不可靠。或许多数博客是忠实的记录,但也有人原本就打算在博客上美化自己,满是幻想。如果传统媒体对后者不加分辨,直接拿来出版,倒要提防消息的失实。贺文华
(http://tech.sina.com.cn/i/2006-07-25/07241053137.shtml )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收藏此页到365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