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ending Notes

见证博客实名制进程(7)近期讨论的十大误区

sz1961sy 发表于 2006/10/24 1:07:00 阅读全文() | 回复(1) | 引用通告() | 编辑

         [误区一:存在“博客实名制”立法]
         出处:新华网南昌10月23日电 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黄澄清23日说,中国信息产业部门目前尚未正式出台有关“网络博客实名制”管理的政策规定。 黄澄清对新华社记者说,互联网上流传的报道并不准确。
  他说,受中国信息产业部委托,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了提供博客发展决策参考的博客研究小组,并于近日向信息产业部提交了关于实行博客实名制的研究建议报告。 这份报告提出,采取博客实名制管理需要一个过程,必须建立完善的个人信息资料保护制度,另外,还需要广泛听取网民意见。
  但黄澄清同时强调,博客实名制管理肯定是今后中国有关部门加强博客管理的方向。
 
         评述:这是互联网上正在盛传有关“中国博客实名制已成定局”的消息的更正版本。(http://news.qianlong.com/28874/2006/10/23/135@3473080.htm

       [误区二:强制实行实名制]
          出处:“强制执行‘博客实名制’,难度不小。”易繁咨询互联网分析师张小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有BSP的《注册制度协议》尚不统一、规范,而按照“博客实名制”,它们也必须重新修改;另一方面,“博客实名制”若要完善执行,显然还需制定相关的法律或行政法规以使其合法化。张还指出,博客实名制可能遇到的问题还包括———虚假注册信息、假注册带来的版权纠纷、BSP/BCSP的“搬客”用户如何实名制管理,如何设立实名制争议的协调机制、协调政策和协调机构等。
        这是2006年10月20日来源:《上海青年报》 (新华网)《博客可能将强制实行实名制 博客网站在观望》(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6-10/20/content_5228016.htm )一文。

        评述:在全球互联网上,还没有听说过一个不存在的立法能够“强制实行”的、这就是它的误区。更何况怎么“强制实行”呢?听后有点恐怖感。
        P.S 写此文时找 上海易繁咨询有限公司 网址www.myefan.com 却打不开。

       [误区三:写博客必须登记身份证]
         出处:济南日报报业集团《都市女报》10月20日一则出自署名“小京”短信标题:《写博客必须登记身份证?》(http://dsnb.e23.cn/contentid.asp?id=200610200065 )披露:
         “不久的将来,个人网上园地——博客,将可能被强制进行姓名、身份证等实名登记。近日,国家信产部已委托中国互联网协会开展“博客实名制”研究,旨在解决博客引发的大量侵权问题。”
        同样消息与说法来自广东媒体、在四川媒体也传播开。

        评述: 如果此说法成立,前提是存在“博客实名制”立法。因此,它当然不是真实的事。这可能是传媒用词不准备的误传。
        
       [误区四:博客实名制阻碍行业发展]
         出处:2006年10月21日 《新京报》 据《信息时报》报道称:对于信产部这一设想,业界普遍认为,现阶段实施可操作性极小。因为,仅是数以千万计的用户“实名”认证一项,就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过程。更有业界人士担心,如果实施“博客实名制”,会阻碍国内“博客”业的发展。 (http://tech.sina.com.cn/i/2006-10-21/10051196134.shtml

         评述:这样说法只能是一种“预测”,既然是预测,干吗不讲有业界人士认为博客实名制也可能促进国内“博客”业的发展呢? 这类讲法是有点片面。

       [误区五:多数网友排斥实名登记 ]
         出处:10月20日《广州日报》蒋秋平 程维《博客酝酿实名制管理 多数网友排斥实名登记》(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610/3e2654e2853944fd9f11b3a4d3c2a2da.shtm )一文在“多数网友排斥实名登记”中介绍:
  “信产部酝酿博客实名制”的消息在网上也引发热论,记者在新浪网论坛上的留言栏看到,尽管个别网友认为“一个好的博主应该内心坦荡,不怕实名”。但绝大多数网友持反对态度,不少人都认为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
  有网友认为,匿名性是博客的一大特色,实名制会扼杀那些寻求话语权的博客。有网友甚至表示,如果被人强制进行身份登记,“实在不爽,那我将不再写博客”。

         评述:本文拿一些调查数据说明博客的现状,但是拿“在新浪网论坛上的留言栏看到”代表“多数网友排斥实名登记”太欠客观。
         据笔者了解:到今天为止,只有黄澄清秘书长对新华社记者说,“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博客研究小组调查,约50%的网民支持博客实名制。”除此之外没有第二份严谨市场调查报告把此列入调查数据并且公布了。
      
       [误区六:博客实名制可能流产]
         出处一个未立法的制度,可能流产的机会10月21日来源于《新民晚报》的姜燕 钱俊毅《博客实名制引发激辩 三大原因可能致其流产》一文这么讲,
         1、需要严密的技术识别系统。因为侵权者大多是匿名攻击,而被侵权人只能掌握对方临时的IP地址,无法确认匿名者的其他信息。
  2、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问题。我国还没有出台《隐私权保护法》或《个人信息保护法》,在没有相关法律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博客实名制后个人信息不被滥用呢?
        3、实施效果很难保证,从网吧实名、手机实名等措施来看,博客网站的经营者为追求商业利益,难以认真执行身份登记工作。
        
         评述:博客实名制技术难度绝对没有居民身份证系统复杂。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问题障碍确实存在,关键是立法程序。博客实名制与网吧实名、手机实名等措施考虑的问题本质上有差别,博客实名制是对网络发表的管理。因为目前还未有立法,因此“三大(流产)原因”可能是促成“三大(怀孕)原因”。只要能预见到、可操作、对公众是合法、合理、公开、公平、公正的,只能是起到“催产”作用。
        事实上,2006年10月13日,中国互联网协会政策与资源工作委员会博客研究组组织政府、业界和法律界相关专家召开“博客发展与管理研讨会”,就博客的发展与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整个研讨会上,发言踊跃、讨论激烈,传达了政府视角,表述了业界心声,达到了沟通政府与业界的目的,充分发挥了博客研究组的桥梁作用。

       [误区七:摧毁网络自由精神]
         出处:10月23日《北京晚报》记者贾中山的《担心摧毁网络自由精神 博客实名制反方占上风》一文引述新浪网总编辑陈彤认为,对于博客实名制应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发言的实名制,一种是实名制注册。如果实行发言实名制显然将完全消灭网络的魅力,而能够帮助网站和相关部门更好管理的博客实名制登记却值得推崇。
        
        同一文的《相关新闻》是《联合国特使因博客遭驱逐》:苏丹政府22日宣布,终止联合国苏丹问题特使普龙克在苏丹的使命,并要求他在72小时内离开苏丹。据苏丹通讯社报道,苏丹外交部当天还致信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要求他任命一位“遵守职业道德”的人士接替普龙克。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6-10/23/content_5238962.htm  )
 
         评述:博客是网络自由精神化身吗?《联合国特使因博客遭驱逐》说明连“国际公民”--联合国苏丹问题特使也难以网络自由,咱们这个国家能够因博客而淋漓尽致表现“网络自由精神”吗? 了解WTO条款不包括新闻出版的人都会明白,全球也没有一处可以这么认为博客是网络自由精神化身的。

       [误区八:实名制引发权力监视社会想象]
         出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都市报》10月20日社论《实名制:公共管理要摆脱权力监视的嗜好》一文认为:
         博客实名制这一政策设想极有可能很快成为现实。以私人空间自由发布风靡网络的博客技术,亦将在实名制之下,收于政府强制监管的火眼之中。
         实名制引发的是权力监视的社会想象。...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则指出,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随着电子交流模式的兴起,对应于电子文化的正是福柯所说的规训权力。这种新的权力形式,表现为对象征符号的复杂操纵,而网络信息、数据库等首当其冲。因此,实名制推进和造就了一个监视社会。这不仅为自由的现代价值所难以接受,同时也使自由表达丧失的国人,更加感知到国家身影的无处不在。...韩国在去年10月份开始,就已在韩国全境实施互联网实名制。这说明网络实名制并不是中国人的专利发明,而是现代政府进行网络管理的良策。然而,不得不指出的是,实名制背后的法治基础迥异,使实名制的合法性基础也大不相同。完善的法律兼有保障和限制的功能,缺少前者的法律只会体现为对个人自由的惩罚和限制性规定。
        因此,对实名制的争论,在法治基础缺失的状况下,不仅是对社会治理方案的技术探讨,同时也是对于个人自由与社会管制的价值选择。这将会是一场伴随社会发展而难以止息的争论。(http://news.sohu.com/20061020/n245904527.shtml

        评述:社论把几个实名制作为比较,用比较法律观点提出了一个很宏观视角,但是如果作者明白“博客实名制”涉及的人群仅仅是至多3%(目前)中国大陆人口,就不会大惊小怪:须知现在网上花5元,就可以公开从中国人6亿份身份证中,购买一份中国人身份证资料问题,本人曾经披露过,却被“相关部门”通知“彻底删除”。这个问题比博客实名制该来得更加严重吧?!

       [误区九:博客实名制是万金油]
         出处:10月23日“通信世界网” 倪兰《实名制不是万金油》(http://www.cww.net.cn/todayCritique/Article.asp?Id=1878)一文指出:
         博客网站,有名无名,大大小小,非常多。如新浪等的博客,人们可能还会把自己的信息交给他们,对于那些小的网站,...一旦博客需要实名,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就自然地去选择那些大的、他们认为应该会比较可靠的大网站开博客,用户越来越向大公司集中,而一批中小博客网站的生命将被扼杀。这对我国互联网应用的多样发展是会有影响的。...    实名制可能是明确有力的措施,但是否对所有疑难都适合,这很值得商榷。俗话说,对症下药。如果是咽炎却用感冒药,那只会延误病情,越弄越糟。

        评述: 作者倪兰拿博客实名与手机实名制作个人隐私保护方面对比,其实,没有一个实名制是100%准确的,不信找工商局注册登记处核对一下企业信息资料,误差率超过很多人想象。因此,博客实名制也不可能100%准确的,寄希望真实与个人隐私保护是一对矛与盾,这是立法与公共政策必须制订的一个均衡策略。博客实名制是万金油是不可能的事。
       
       [误区十:博客将现替代品]
         出处:10月23日福建省贸促会主办的《东南快报》 曾静婕  张正娟记者《博客将现替代品  师大教授预言》(http://www.dnkb.com.cn/news/20061023/003309.html )披露: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谭华孚教授10月22日预言,如果博客实行实名制将有新的替代品代替博客。 他表示,现阶段“博客实名制”在技术上并不太容易做到,“服务器在境内的相对容易些,在境外的就更难了。” 谭华孚甚至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博客实名”将使互联网自由受到管制。他相信互联网应该进行的是自律,并预言“博客实名”如果真的实行后,那博客将不再受到热捧,会出现新的供匿名发表的渠道。

         评述:咱们又看到另一种互联网自由追求者预言,问题是一个Web2.0核心的博客将以更加自由不受到管制该是什么平台了?会不会Web3.0的“信用互动平台”呢?我们必须在互联网“自由、管制与信用”中间找到平衡点,否则互联网不是涂鸦场所的话,与垃圾堆相差也无几:用Bokee.com 总编辑王俊秀的说法:“每天5万条博文贴,一半是无用的垃圾信息!”  谁人愿意去与这些垃圾信息共舞?! 

         欢迎交流、讨论、批驳本系列文稿,联络信息:
         邮件:sz1961sy@sina.com 
         QQ:13022830
         MSN:bj1961sy@hotmail.com

          沈阳 (网名:sz1961sy  bj1961sy)
 
         千龙网博客频道 副主编
         中国互联网协会政策与资源工作委员会 Blog研究组 委员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数字新媒体委员会 资讯顾问
         中国版权协会个人会员
 
        《中国域名经济》丛书编委 
         《中国域名经济(2002-2003年版)》       主编
        《中国通用网址大全(2004-2005年版)》总监                  
 
        说明:上列职函标署只是因为本人获得相关机构认可授予,并不代表本人是相关机构员工、雇佣关系,请读者明鉴是盼。

         2006年10月24日  1:03 写于北京家中  

Re:见证博客实名制进程(7)近期讨论的十大误区

海(游客)发表评论于2006/10/24 9:23:00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到时就没有人写博客了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收藏此页到365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