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ending Notes

评论:VeriSign中文域名I-Nav是朵剌手玫瑰?

sz1961sy 发表于 2003/4/13 11:40: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您的位置: 博客网 -> 专栏文章 -> -> 动态评论
作者: 沈阳 | 2003年04月13日11时40分 |
企业频道 >> (首页)新闻视野 2003-4-13 11:23:32
打印     发表      
评论:VeriSign中文域名I-Nav是朵剌手玫瑰?

千龙网视   企业频道  


一、2000年“中文域名”谁是受益者?

    在“中文域名”注册体系发展过程,从2000年1月18日开始至2001年2月14日止,经历了既有“内战”(国内不同机构政出多头、两岸四地技术协调) 又有“全球大战”(全球数家商业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展开全面商业服务、争夺中文域名市场份额,全面展开激烈的媒体推广)的激烈斗争,而信息产业部在2000年9月24日发表的“声明”及11月公布“信部电 [2000] 1048号”文件 《关于互联网中文域名管理的通告》是促成这场“中文域名”大战告一段落的法制内因,换句话说,被业界称之为“2000年中文域名大战”其实是从2000年1月18日开始至2001年10月19日止。它大体上由八大方面并出现八大波浪,历时20个月才告一段落。

    笔者本文不打算详述当年的“中文域名”大战景况,仅仅介绍一个业内都了解但媒体极少提及的问题,那就是2000年“中文域名”大战谁是受益者?

    首先,当年的“中文域名”的提供方有二家,一家是NSI(后来被VeriSign收购了)、另一家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其中,NSI的“中文域名”是“中文.com”通过“中国频道”、“中国万网”、“ChinaDNS”三家代理商收费的,而CNNIC的“中文域名”是“中文.cn”共有9家注册商,当年用户注册后CNNIC都没有从9家注册商处收取一分钱的费用。

    其次,NSI的三家代理商“中国频道”、“中国万网”、“ChinaDNS”分别收取了约十万个“中文域名”的费用,按每个320元(人民币)/年计算共约3200万元(人民币)。这是一笔前后不到四个月“从天而降”掉进后来成了中国大陆“鼎立三足”域名注册商的收入。而CNNIC推出的“中文.cn” “中文域名”也让注册商或多或少有了不少的收入。显然,当年NSI、“中国频道”、“中国万网”、“ChinaDNS” 三家代理商都占了便宜,而后来CNNIC在推出“中文.cn” “中文域名”时,九家注册代理商向用户收取的费用一分钱也不用上交给CNNIC、反倒是把“中文域名”的缺陷责任一咕噜地倒到了CNNIC的头上,让CNNIC成了“冤大头”。

    因此,从利益的角度,当年“中文域名”大战三家代理商“中国频道”、“中国万网”、“ChinaDNS” 是受益者,而NSI是第二大受益者。用户是用资金(真金白银)去购买了NSI的不成熟产品(依据见下面介绍),至今用户指责当年“中文域名”的不足、关键是NSI的“中文域名” 是一项不成熟的技术。其核心是IND-S公司的技术进行改进。

二、VeriSign(NSI)的I-Nav仅仅是“中文域名”的技术空壳

    下面是笔者在2002年10月31日上午参加ICANN会议期间、于上海国际会议中心3楼采访APTLD(亚太地区顶级域名组织)主席、博士导师钱华林研究员时他介绍的此问题:(http://tech.21dnn.com/28/2002-11-26/116@539866.htm )

    沈问:如果域名注册公司只要按照IETF的标准都可以进行全球的业务推广,这是否会带来像当年NSI在中国推中文域名那种市场竞争或是对非技术人员的用户是一种误导?

    钱答:竞争是有的。这里的技术难度非常大。

    我们认为:将来ccTLD(注:指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例如.CN)较gTLD(注:指通用顶级域名,例如 .COM/.NET) 而言更有优势。因为ccTLD只处理一种语言文字,而gTLD要处理多种语言。多种语言规则之间可能会产生冲突,这样一来难度会加大。所以会上有很多人主张要先做ccTLD,在取得一定的经验,gTLD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后再gTLD。TWNIC(台湾地区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执行长陈文生教授在会上曾报告说,按照我们的计算方法,VeriSign公司数据库中的数据重复率已经达到了23%。这一问题已经充分引起了互联网之父、ICANN理事会主席Vint Cerf的关注。虽然注册大量的域名可以增加注册商的收入,但客户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这样的问题在gTLD中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在ccTLD中正在努力解决这样难题,并且已经有了初步的方案。

    沈问:将来是否只有本地的域名才能进行国际化,即中文域名只能和.CN 域名捆绑?

    钱答:我们希望将来既可以实现中文域名.CN,也可以实现“中文域名.中国”、“中文域名.公司”等形式的域名注册。这些都是针对ccTLD(注:指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由于.CN域名已经在数据库中存在,但“.中国”在现有数据库中尚没有可对应的记录,这就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采取措施进行解决。现阶段所处理的是中文域名.CN。两岸四地各NIC的系统是统一的。
    据媒体报道,今年1月16日,钱华林研究员接受了互联网名字与编号分配机构(ICAN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tuart Lynn博士的邀请,正式代表CNNIC成为ICANN国际化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实施委员会(IDN Registry Implementation Committee)委员。 该委员会是ICANN在其2002年12月底于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年会后决定成立的,鉴于IETF的多语种域名标准已经出台,多语种域名的实施问题成了当前的首要问题,因此ICANN已经结束了多语种域名委员会的职能,由新成立的多语种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实施委员会来负责协调多语种域名在实施当中遇到的问题。其成员均为直接参与多语种域名推行工作的国家暨地区代码顶级域名(ccTLD)和类别顶级域名(gTLD)的注册管理机构及其注册服务机构的负责人以及多语种域名技术的专家。该实施委员会的成立主要是为根据IETF标准实施多语种域名的注册管理机构及注册服务机构提供一个全球性论坛,促进彼此的沟通交流,讨论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潜在难题。作为全球在此领域的权威专家之一,钱老师的观点有助于帮助大家了解VeriSign(NSI)的“中文域名”其实是老技术换新名称,或者说,I-Nav仅仅是IETF核心技术以外的一个“美丽外壳” “中文域名”产品而己。


三、IETF的国际化域名(IDNS)标准之“中文域名”核心技术掌握在谁手上?

   上面提到VeriSign(NSI)的I-Nav仅仅是“中文域名”的技术空壳。那么,3月上旬IETF公布的国际化域名(IDNs)标准(RFC3490,RFC3491,RFC3492),其中“中文域名”核心技术掌握在谁手上?

   下面再听一下钱华林研究员的说法(2002年10月31日):

   我们是通过长时间的协调后才在2000年1月推出的这个测试平台。其间主要是两岸四地(注:指CNNIC、TWNIC、HKNIC、MONIC)进行协调,所以繁简应该是对应的,这样可以避免日后一些无谓的争议。这些繁简对应的汉字虽然数量不多,但使用频率很高,在域名中出现的比率很大。所以我们当时商定,各方在域名注册时均赠送相应的繁体或简体域名形式,这不是为了市场推广,而是出于保护用户利益,今后也要这么做。

   现在国际上IETF批准的这三个标准是我们整个系统中的一部分。这个标准是针对不同语种的,其中一些处理的步骤是通用的。比如说大家都会用到Punycode的转码和Nameprep,以及IDNA(注:指国际化域名A方案)这种应用层的转换。

    但是正如John Klensin(第六届IAB主席)昨天(2002年10月30日)在会上所谈到的,每种语言还有本地化的问题。我们在本地化中所要做的工作是变体字的转化和等效,所以将来在他们的标准基础上我们还要加入我们中文特有的一层。使用其他语种的技术人员将来也会在其中嵌入他们的特殊一层。所以我们一定要跟踪IETF的标准动向。比如说我们以前底层操作要用UTF-8这种代码,但随着Punycode的出台,我们也要改用Punycode。当然,像繁简和变体汉字的等效是我们要特殊处理的问题,需要我们自己嵌入进去。在我们制定包容2万多汉字的字形等效表时,工作量非常大。由于中国人一般只认识数千汉字,所以要由两岸四地的文字专家参照各项标准联合制定此表,工作难度很大。

    据笔者了解,现在VeriSign公司一直要求提供Punycode制定包容2万多汉字的字形等效表的七个亚洲NIC(CNNIC,TWNIC,JPNIC,HKNIC,MONIC,KRNIC,SGNIC)尽快给他们用,因为没了这个表,VeriSign公司的“中文域名”便会出现很多误差,也因此有关的专家提请用户注意:购买VeriSign“中文域名”I-Nav这样一个不成熟或未按己公布国际互联网IETF标准的产品,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四、VeriSign的“中文域名”在台湾地区被阻击的原因

    笔者最近发现:媒体报道国内一些公司又开始出售美国VeriSign公司的“中文域名”时,忽然想起在2002年10月底上海ICANN会上,被称为台湾域名界(TWNIC)“泰斗”的台湾中央大学资讯及电子工程研究所曾黎明教授(Professor Li-Ming Tseng PH.D.)接受本人二次采访时一再提到的一件事,他说:VeriSign不敢在TWNIC推广“中文域名”,因为“台湾的注册商都必须遵重TWNIC的意见,这一点是大陆CNNIC尚做不到或者不敢做的工作。因此,我们不怕VeriSign,因为他们的弱点我们会公开而让他们不能随意在台湾推广。”

    同样是VeriSign的“中文域名”,在台湾地区不敢露面,而在中国大陆市场却在近期如此频频露出市场,难道真被曾黎明教授说中了:是因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太软弱吗?为了探讨这一个问题,下面不再重复去表述信息产业部在2000年9月24日发表的“声明”及11月公布“信部电 [2000] 1048号”文件 《关于互联网中文域名管理的通告》的内容,仅仅就近一年来的中国政策及VeriSign公司及其大陆代理商的表现再行分析。

五、VeriSign的“中文域名”为何莫视中国法律强行登陆大陆市场
2002年8月1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第24号部长令《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自2002年9月30日起施行)规定:中国互联网络域名体系设立四个顶级域名,其中3个是中文域名。第二章 第七条 指出“中文域名是我国域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产业部鼓励和支持中文域名系统的技术研究和逐步推广应用。”至此,从2000年1月18日开始历时3年多的“中文域名”体系总算走上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立法规范管理之路。

    那么,为何Verisign公司3月4日仍然在北京召开关于其“中文域名”系统记者招待会,难道这家全球公司又想重演2000年在NSI中国大陆市场推“中文域名”的2003年版。但是自从2002年8月信息产业部公布了《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之后,Verisign要在中国大陆推广“中文域名”已遇到一个法律屏障,任何想借verisign之势在中国大陆市场玩弄“中文域名”灰色市场的想法,在法律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笔者曾对比了3月4日verisign的“记者招待会”公关稿及“邀请函”,发觉有不少用词十分妙,如果对“中文域名”不了解的记者,会以为参加了一个Keywords(关键词寻址)会议。内中原因,尚不得而知。那么,这一次Verisign公司匆匆忙忙地在中国市场又一次推出I-Nav“中文域名”这一个技术上不符合IETF标准的产品,除了技术上的不太负责任之外,在法律上的风险又多大呢?

六、在中国买VeriSign的“中文域名”的法律风险

    笔者在2000年2000年11月7日的ChinaByte网上发表的评论:《NSI推出“中文域名”错在哪?》曾列出三大理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从下列网址上查阅:
     www.cnnic.net.cn/news/comment1.shtml (CNNIC网站)
    www.people.com.cn/GB/channel5/745/20001107/303624.html (人民网)

    此外,今年3月10日第99期《经济观察报》登载的署名张翔文章,题目《国际化域名计划踏入雷区》一文也比较客观地作了评述:

   作为国际知名的网络域名管理商,VeriSign在中国大张旗鼓推广的“国际化域名计划”居然属于违规经营;实际上,两年前即被叫停的该项业务一直都在发展,而信产部已准备对其中国代理公司进行处罚。

   张翔在文中分析了经营违规的原因,并认为:作为全球知名的网络服务公司,VeriSign进入中国这样的市场难道连政策环境都没有搞清楚?美国VeriSign公司(NASDAQ代码:VRSN)可能没有意识到,它与中国盟友刚刚大张旗鼓推出的“国际化域名计划”,一不小心踏进了中国互联网的一个雷区,而作为上级主管部门的信产部电信管理局,正在准备罚单。

    同时,文中特别提到:作为美国公司,VeriSign在推出中文域名时可能由于缺乏对中国国情的了解而碰壁,但作为VeriSign国内合作伙伴的中国万网等域名服务商,对相关的政策应该了如指掌。……国内外企业纷纷谋求突破政策限制,也显示了中文域名业务惊人的市场潜力。NSI在2000年推出预注册时,中国国内就有10多万人提出了申请,而被信产部批准的中文域名注册机构CNNIC目前已拥有50万中文域名注册用户。这些数字显示了中文域名业务市场的庞大,从而也使众多公司不惜涉险进入。(全文可参见下列链接:www.donic.info/ibbs.dll?bbsdisp?t_id=206&bp=1&bt=0 )。至此,我们便明白原来是利益驱动下的一个市场行为,下面笔者参考3月21日ChinaByte记者高守写的一篇很有看头的“头条”题目再提出下一个问题:

七、VeriSign的“中文域名”是谁的另一个金矿?

    首先,肯定是VeriSign拿到“第一桶金” ,因为VeriSign是“卖水的”,每一家代理商都必须先付款才能当代理。这是行规。

    其次,这次众多中国合作伙伴:3721排第一,及中国频道、中企网、ChinaDNS、博大Foxmail、中国万网等公司。问题是:这一桶金有多大?

    下面我们先到各个代理VeriSign“中文域名” (NSI 全球通用中文域名)的代理商网站看一下价格:

    中国频道: 280元/(年/个) (见 www.onlinenic.com/4e )

    创联万网: 320元/个/年 (见 www.net.cn/static/domain/comdomain.asp )

    ChinaDNS:
  (1) 240元/个/年(原价320元/个/年)
  (2) 320元/个/2年(一次性注册或续费两年)(原价640元/个/2年)   (见 www.chinadns.com/0407.htm )

    中企网:“国际中文域名”有名无价,笔者以客户身份打网上写的服务热线电话:(010) 63983732向接电话的小姐问询,答复是“不知道,要周一向商务部的同事问才知。”(见链接www.ce.net.cn/Production/Website/intro.asp )

    博大Foxmail ( www.bodachina.com  )及3721.com 网上都未找到有代理VeriSign“中文域名”报价服务说明。据了解,博大Foxmail是与VeriSign的“中文域名”I-Mail作接口,而3721是为VeriSign作客户端下载,这一个版本己从四月初开始在包括163.net等网站中开始下载。

    至此,我们己开始明白VeriSign“中文域名”的渠道链上有谁在争这一桶金了。下面,我们再分析谁分的“金块”****:

    据业内人士透露:VeriSign“中文域名”的代理价是6美元/(个/年),按现汇牌价相当于人民帀(8.28)49.68,即毛利差达到320(最低240)-49.68=270.32(190.32) 元/个/年,毛利率高达544(最低383)%,这可是比卖CNNIC的.CN,ICANN的.COM都高度暴利的进帐,难怪这些注册商会不顾法律风险齐声讨好VeriSign却又指责CNNIC把CN当作CNNIC自己“另一桶金”由ChinaByte头条评论传给公众,问题是有关VeriSign“中文域名”的用户风险及技术缺陷却只字不讲,这是为什么?

八、VeriSign(NSI)中文域名I-Nav是朵剌手玫瑰?

    至此,笔者历时二周调查、分析的VeriSign“中文域名”问题也就基本上真相大白了。从笔者的这个问题分析,还有下列几个问题值得大家关注:

    第一,因为一种技术不能被刚公布的国际互联网IETF标准认可的国外互联网产品、拿来中国蒙人出售,代理商的法律责任首当其中,因为中国有法律规定:进口商品要“产地证”与实施检验许可制,这是中国政府为保障中国用户利益而制订的符合WTO规则法规,难道VeriSign的“中文域名”I-Nav不应该有此责任接受中国政府监管吗?。

    第二,按照国际贸易惯例或《国际商法》,任何一家跨国公司在中国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推出一种涉及中国法规法律上要求备案的产品,未经备案便召开,中国政府主管当局及授权管理机构事先也不被告知,这首先是无视中国法律,其次是VeriSign作为一家美国NASDAQ上市公众公司对加入WTO的中国践踏了全球WTO“市场准入”基本原则,更何况3月4日是中国召开新一届“两会”研究立法问题之前一天,更令人觉得不可理喻、是否有试探中国政府维护法律立场之意真是不得而知。

    第三,信息产业部及授权管理中文域名的CNNIC当时未行使权限并不等于不会行使,这是事关国家文化主权的“知识产权”,VeriSign及其在中国的代理商借助多少中外媒体声音企图回避对此问题的解释都可能是徒劳的。因为笔者相信中国政府负责管理互联网的机构对此不会放任自流,否则迟早会因公众利益受损害而会受到公众的抨击。

    第四,笔者建议用户不要随意购买VeriSign这次推出的I-Nav“中文域名”,因为它确实是一个技术上不符合全球IETF技术标准的产品,以免再出现三年前己有不少人吃亏的情形,因为VeriSign公司是在美国,注册商的购买协议条款把责任都推开,大家不可能有能力为几百元的一个“中文域名”吃亏去美国找VeriSign公司打官司,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最后,据笔者了解到的最新消息:近日信息产业部、CNNIC工作委员会己决定很快推出中国自己成为全球互联网IETF国际标准的“中文域名”-----“中文.CN”等。信不信,大家察目以待。(文: 沈阳 / sz1961sy )

   (本文作者授权媒体注明出处“千龙网视企业频道”并全文不作任何修改免费转载,或与作者联系:sheny@mail.21dnn.com 。)

   (http://www.21dnn.net.cn/7378/2003-4-13/116@787155.htm )
(http://column.bokee.com/6212.html)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收藏此页到365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