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ending Notes

评新浪科技《中国互联网10年白皮书》(1)

sz1961sy 发表于 2005/12/11 10:55: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又一份年终巨献出台]
         打开电脑,北京天下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国网络情报中心”新闻监测目标推来12月11日第一条《直觉中国互联网》,跟着几条是新浪科技《中国互联网10年白皮书》,花了40分钟把“序言”至“第十章”通阅一遍,原以为只是提要,但是回《中国互联网10年白皮书》专题页面(http://tech.sina.com.cn/misc/2005-12-10/95/1040.html ),一直找不到更多内容,才弄明白(可能)新浪网 中国企业家联合推出的此《中国互联网10年白皮书》己被自己一口气读了一遍,首先感谢作者:新浪科技 金朝、徐志斌、金磊、张凯锋、郭开森 ,  制作:布衣,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回顾专题,而且相信这几位作者是花了不少时间收集资料后,才能有此“年终巨献”。
         作为网友,读完此新浪科技“年终巨献”《中国互联网10年白皮书》后,也产生了不少质疑,因此觉得有必要写一些自己看法与新浪科技诸位辛勤下笔作者交流自已看法,一己之见,不一定客观,仅供参考,欢送板砖。

         [理解《白皮书》的含义]
         Google一下,白皮书是一个舶来词,指英美政府关于某一问题的官方报告。
(zh.wikipedia.org/wiki/白皮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有关专家告诉我们:“皮书”最早源于政府部门对某个专门问题的特定报告,通常这种报告在印刷时不作任何装饰,封面也是白纸黑字,所以称为“白皮书”。在不少国家,政府发布报告时使用“白皮书”已基本成为惯例,比如,我国发表的“《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中国2004年国防白皮书”等。此外,也有一些国家使用“红皮书”、“蓝皮书”、“绿皮书”等形式。“皮书”这种“官方解说”的性质,也使它常常和“权威”相联系。现在大量研究机构借用“皮书”带有的权威含义,给一些研究报告冠以“皮书”之名。这些“皮书”出自专家学者或科研院校专业人员,发表对现实或未来政治、经济、社会某一方面理解和认知,其看法和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对“皮书”的颜色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可以没有任何含义,也可以和书的内容结合起来。除此之外,市场上也有一些图书在书名中使用“皮书”,只是借用了这个概念。(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5-03/19/content_2718007.htm )

         [理解《互联网》的含义]
        《互联网简史》(翻译: 齐良培 本文载《新媒介与创新思维》ISBN 7-302-04813-4,2001年11月第一版P347-369 清华大学出版社)是由下列这些亲身参加互联网创建和改进的专家所撰写的一篇互联网经典之作:
        贝瑞·M.雷纳(Barry M. Leiner),高级计算机科学研究所所长。
         温顿·G.瑟夫(Vinton G. Cerf), 原MCI通讯公司主管互联网建设与技术的高级副总裁。ICANN主席、现加盟Google作为其“首席互联网布道者”。
        戴维̣·D.克拉克(David D. Clark),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高级研究员。
        罗伯特̣·E.可汗(Robert E. Kahn),国家研究促进会(CNRI)的主席。
        列奥纳德̣·克雷罗克(Leonard Kleinrock),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科学教授。
        丹尼尔̣·C.林奇(Daniel C. Lynch)CyberCash有限公司和Interop网络商业展示会的创建者。
        乔̣·帕斯泰尔(Jon Postel),南加州大学信息科学研究所计算机网络部的主任。
        劳伦斯̣·G.罗伯特(Lawrence G. Roberts),Caspian网络公司的董事长和首席科学家。
        斯蒂芬̣·沃尔夫(Stephen Wolff)来自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 Inc.)。
        这份19788个中文字(翻译)的大作,对互联网的历史进行简要地、粗略而不完整地描述。下面引用几段:
        我们几个亲身参与过互联网开发和建设的人对互联网的起源和历史作了一些描述。这个历史包括4个鲜明的部分,其中有从对包交换和ARPANET(以及相关的技术)的研究开始的技术进步——最近的研究仍然致力于从各个方面提高这一基础结构的水平,比如范围、性能以及更高级的功能等方面;有关于全球的复杂的工作基础结构的运作与管理的介绍;有关于社会的问题——它已经引起一个广泛的互联社区的出现,极大地影响着技术的发明和进步;还有商业化的问题——这对于把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广泛应用的信息基础结构极为有效。
        今天的互联网是一个分布广泛的信息基础结构,它的原型称为“国家(或全球或全星系)信息基础结构”。它的成长过程十分复杂,包括方方面面——技术的、组织的以及社会的。它的影响也不只限于计算机通讯的技术领域,而是随着我们对联网工具不断深入的应用而进入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比如我们可以进行在线的电子商务、信息查询以及人际交流等活动。
         * 互联网的起源 :1972年10月,可汗在国际计算机通讯大会(ICCC)上进行了一次大型的、极为成功的ARPANET演示。这是公众第一次知道这种全新的网络技术。同样在1972年,人们知道了早期的“热”应用——电子邮件。那是在这一年的3月,BBN的雷̣·汤姆林森写出了基本的电子邮件发送和阅读程序,其动机是要为ARPANET的开发者们提供一个简单的合作机制。7月,罗伯茨写出了第一个电子邮件应用程序,使人们可以对邮件进行列表、选择阅读、归档、转发以及作出反应的操作,从而扩展了它的应用。从那时起,电子邮件在10年之久的时间内成了网络上最重要的应用。这是我们浏览环球网(WWW)的先兆,换句话说,是所有“人对人”的交流的巨大增长的前兆。
         * 最初的互联概念:正是早期的ARPANET最终成长为今天的互联网。互联网的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就是任意设计的独立的网络是多样的。于是从作为包交换先驱的ARPANET开始,很快就包括了各种包交换卫星网,基于包的无线网络和其他网络。正如我们今天所了解的那样,互联网实现了一个基本的技术理念,这就是开放结构的理念。在此过程中,并没有指定某种网络结构一定要选用某种网络技术,而是由提供者自由地进行选择,并通过一个变化层次的“互联网工作结构”同其他网络交互。直到那时,要想把网络联系起来只有一种通用的方法,就是电流交换技术,利用这种技术,网络可以在电流的层次上将一个个的比特同步地通过一条端到端的电路接口从一个地点传到另一个地点。回想一下,克雷洛克曾在1961年就展示过包交换技术,并说明了它是一个更加有效的交换方法。由于将不同的网络连接起来的方法没有几种,所以他们就要求把其中一个作为另一个的部件,而不是提供一种端到端的服务,使其中一个成为另一个的“伙伴”。......设计互联网的一个关键理念是它不应该是一个应用,而应该是通用的基础结构,人们可以在它上面设想各种应用,就像后来出现的环球网(WWW)一样,正是由TCP和IP协议所支持这种应用的通用特性使它成为可能。
        * 实现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到来前三年,TCP/IP被定为军方标准。这使得军方可以使用DARPA的互联网技术,并直接导致了军方团体和非军方团体的分野。到1983年,大量的军方研究开发和工作机构都用上了ARPANET。由于ARPANET成功地从NCP转换到了TCP/IP,所以可以很方便地把它分成一个执行作业任务的MILNET(军用网)和一个执行研究功能的ARPANET。到1985年,互联网就已经完整地作为一种技术建立起来了,它支持着大量的研究和开发人员在上面工作,并且开始被其他机构用作日常计算机通讯的目的。电子邮件在大量的社团中被广泛采用,通常还都是不同的系统,但可以通过不同的邮件系统互相连接起来,成功地向人们展示了电子化人际交流的广泛应用。
        * 转变成更广泛的基础结构:1985年,来自爱尔兰的丹尼斯·詹宁斯开始了他在NSF领导NSFNET项目为期一年的工作。他和其他人一起帮助NSF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即TCP/IP对于NSFNET项目来讲,应该是强制性的。......NSF还被选中来支持现存的DARPA的互联网,受后来的互联网行动委员会(IAB)的指挥。IAB的互联网工程与建设任务组(IEATF)和NSF的网络技术RFC985(互联网网关需求)顾问组(NTAG)同时对公众宣布了这一决定的声明,这就正式保证了分别由DARPA和NSF开发的互联网的互操作性。......这样一来,主干网就使这个建立在路由基础上的网络冲破了学术界的掌管(从戴维̣·米尔斯那儿来的“迷魂球”)而变成了一个商业工具。在它8年半的生命历程中,NSFNET的主干网从6个节点、56kbps的连接速率发展到了21个节点、主干45Mbps的连接速率。我们已经看到,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拥有超过50,000个网络、横跨7大洲和外层空间的大型网络。这其中有大约29,000个网络建在美国。这就是NSFNET项目的推动和资助的成就(从1986年到1995年共计2亿美元)——也是网络协议本身的质量所致——到1990年ARPANET最终退役的时候(注:1989年,UCLA的一个团体在ARPANET20周年的时候举行活动纪念了这个退役的网络。),TCP/IP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代或是排斥了其他计算机广域网协议的存在,而IP作为全球信息基础结构的基本服务也一直工作得很好。
        * “Internet”这个词定义: 1995年10月24日,FNC(联邦联网委员会)一致通过决议,对“Internet”这个词定义。这一决议是同互联网和知识产权研究人员协商的成果。决议如下:联邦联网委员会(FNC)同意以下的描述代表了我们对名词“Internet”的定义。“Internet”指的是全球信息系统——(1)它是由一个基于互联网协议(IP)或它的后续扩展/发展之上的全球地址空间逻辑地连接起来的网络;(2)它能够通过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或它的扩展/发展或者其他的与互联网协议兼容的协议进行通讯;(3)它能够提供、应用或开发公众或是私人可以获取的、架构在此处所描述的通讯以及相关基础结构之上的高级服务项目。

         [标题评论小结]
         笔者推介了这篇近2万字大作中几段关键介绍,目的是对新浪科技年终巨献《中国互联网10年白皮书》标题作出评论:
        首先,用“白皮书”这个有关专家认为是“带有的权威含义”字眼,却把“互联网”如此丰富内容,用中国ICP近10年历史作为代表,是对“白皮书”一词的滥用。
        其次,“白皮书”中最关键的数据表述,《中国互联网10年白皮书》文内几乎不可多见,也是一种欠缺作为权威“白皮书”必须的科学(学术)严谨。
        最后,由(网络)媒体记者编辑之笔编撰《中国互联网10年白皮书》,这是笔者第一次读到,很新鲜也很好奇,因此下面会再把新浪科技年终巨献《中国互联网10年白皮书》内容中欠权威写法作一些评述。

        更多作者文章请访问 http://w.org.cn

        沈阳 sz1961sy 2005-12-11  9:45 写于北京家中。

       [本文作者沈阳为《中国域名经济(2002-2003年版)》主编、《中国域名经济(丛书)》总策划兼编委之一、中国版权协会(CSC)个人会员]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收藏此页到365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