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ending Notes

《北京晨报》张心备:博客是媒体不是兴奋剂

sz1961sy 发表于 2006/8/10 3:25: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博客是媒体不是兴奋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03:25 北京晨报

  突然获得话语权容易抛弃正常交际思维

  近日,以“博客告博客案开庭”为标题的新闻在各大媒体格外扎眼。让人欣慰的是,虚拟世界的对骂终于摆上了现实的法庭,由法律来评说公道。作为一个旁观者,让笔者更感兴趣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博客”们屡起冲突,一个一个地像吃了火药一样,不仅仅是咄咄逼人,甚至是大放厥词?难道“博客”是一种具有神秘威力的新型兴奋剂?

  最早引起公众关注的博客公案是三个公众人物的博客交恶:“韩白之争”和“韩高之争”。在历经“韩白之争”后,文艺评论家白烨怯于韩寒的板砖和韩寒“粉丝”的恶语相向,断然关博;与此相同,卷进“韩白之争”的高晓松,也无奈地在留下三封公开信后关掉博客。而最近的一起则是两个普通人物的博客官司。据《北京晨报》8月8日报道,京城首例博客名誉侵权开庭,被告张明没有到庭,在他的博客上却有毫不收敛地攻击沈阳的语言:“我今天高兴,我把我的QQ宠物的名称,也就是ID改为沈阳,他对我的称呼变为‘爸爸’,这又怎么样呢?无外乎,我的QQ儿子叫沈阳呗。”

  如果都到了这份上,博客还有什么吸引力。这是不是正常现象,先看看博客的起源吧。“blog(博客)”一词最早出现在1999年。由于其天然的“草根性”,博客在“9·11”事件之后成为重要的信息和灾难亲身体验来源。自此,博客开始在互联网的浩瀚天地里大展身手。可以说,“9·11”事件的发生是博客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时的美国人试图通过这场恐怖袭击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等本源问题。有人这样评价:“对“9·11”事件最真实最生动的描述不在《纽约时报》,而在那些幸存者的博客日志中;对事情最深刻的反思与讨论,也不是出自哪一个著名记者手中,而是在诸多的普通博客当中。”由此可以看出,在博客的新兴诞生于人们最根本的需求之一:我要说。我思考了,现在是让别人看看我的想法的时候了。

  博客在某种程度上是网络世界中的扩音器。它为我们摆好了话筒,甚至设置好了音量,让更多的人“听到”我所说的话。人们获得的音量超大的话语权时,就得对他所说的话谨慎负责,因为这时你所说的话不是留在你的日记本里,而是向公众公开的,需要向社会或者他负责的。有关法律专家就提醒:“博客的本质就是媒体,不能突破法律底线”!“网络与传统媒体在本质属性上没有区别,各项关于言论尺度的法律条款对网络媒体同样适用。”

  但许多人在突然获得的话语权时,却很容易抛弃在正常情况下的交际思维。而当这种单方或双方的出格行为与现实的正常思维发生抵触时,现实的冲突也就要发生了。把博客当成兴奋剂是一个可悲的现象——你可能不会在网络上被罚出场外,但在现实中的责任却不容你逃避,在网络上骂得越凶,在现实中承担的责任会越重。

http://news.sina.com.cn/o/2006-08-10/03259705826s.shtml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收藏此页到365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