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ending Notes

论中国式博客(1.0版)(上)

sz1961sy 发表于 2002/12/9 16:02: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您的位置: 博客网 -> 专栏文章 -> -> 博客知识
作者: 沈阳 | 2002年12月09日16时02分 |

(2002.12.8)

一、博客及其别名

        1、《网络翻译家》概念
  关于博客(BLOGGER)的概念包括:网络出版(Web Publishing)、发表和张贴(Post--这个字当名词用时就是指张贴的文章)文章是个急速成长的网络活动,现在甚至出现了一个用来指称这种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专有名词——Weblog,或Blog。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Weblog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Blog writer。在网络上发表Blog的构想使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起初,Bloggers将其每天浏览网站的心得和意见记录下来,并予以公开,来给其它人参考和遵循。但随着Blogging快速扩张,它的目的与最初已相去甚远。目前网络上数以千计的 Bloggers发表和张贴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异。不过,由于沟通方式比电子邮件、讨论群组更简单和容易,Blog已成为家庭、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因为它也逐渐被应用在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http://www.itsway.com/web/blogger.asp  )

 

    2、英文博客(Blog)同义词
web logweblog

 

 3 博客(Blog)中文名称来源
  博客中文名称是两位互联网秀才:王俊秀和方兴东炮制出来并从200288日推出的《博客中国》(www.itsway.com / www.blogchina.com  )网上传播开来的。孙坚华在《为博客代言的人》一文讲了“许多人把方兴东视为博客的代言人。这是有道理的,博客(weblog)这名字就是此公与王俊秀合谋的。但是,哪怕方兴东是博客,或者博客的代言人,他也决不是博客的全部。他对于博客的理解,也不过是他对于博客的理解,不是博客本身。那些把方兴东作为博客化身的朋友,别太便宜了方兴东。事实上,这样一种倾向正在形成:如果博客是一种炒作,方兴东将随之而受成为笑柄;而如果博客若干年后,被认为不仅仅是炒作,或者,不是炒作,方兴东将成为先知。这的确便宜了方兴东。”


   
在中文“博客”一词中,有“名词”(weblogger,blogger)博客----指具有博客行为的一类人;“动词”(weblog,blog)博客--指博客采取的具有博客行为反映,它是第三方可以用视觉感受到的行为。因此,“他/她是一位博客,他/她天天在博客”及“博客博什么客?”在中文语法与逻辑上都是正确的。

主要参考文献

A.《网络翻译家》: http://www.itsway.com/web/blogger.asp 

B.孙坚华:《为博客代言的人》,2002-11-9, www.itsway.com/web/person.asp?author=孙坚华

C.《博客中国》:www.itsway.com

 

二、中外博客形成的文化渊源差异

    从周寰主编的《点击网络文明》、金振邦著《从传统文化到网络文化》到鲍宗豪主编的《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国内关注网络文化的方方面面已很多,不过这三本分别代表南方(上海)、首都(北京)与东北(长春)三个文化圈中学者们观点的书,却没有提到“博客(Blog)”文化现象,方兴东在《关于“博客”的读者问答录(2):谈谈自己》一文中讲到:“我无意中跟孙坚华谈起这个念头。他就马上推荐我上他的博客网站看看,实在惭愧,那时候我对博客还一无所知。但是,一看到博客,我的头脑就马上被触发、被点燃:这种理念和形式与我的兴趣简直是天作之合。于是,开始疯狂研究,才知道在国外早就形成汹涌的浪潮。”

可见,我们的网络文化圈子里对网络文化的研究可能仍然是重“形”(内容)而不重“式”(格式),而互联网的工具功能其实在“式”的方面已十分精采,不仅有“新闻标识语言(NewsML)”、还有“博客(Blog)”,前者是一种业内格式标准,后者是一种思想表达趋型,它虽然不是一种计算机语言,但笔者相信它有助于近20年来“人工智能”理论体系的拓展思路。

    80年代未,汤一介教授创办的《中国文化书院》给第一届“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函授)”学员颁发的《毕业证书》上有二段话:“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让世界文化走向中国”。我国从70年代国家科技情报所出版双月刊《编译》期刊开始,有关中西文化架构的研究队伍已出现了“断代”现象,其中对中外博客形成的文化比较研究空白便是一个典型个案。
   
   
回顾8年来中国人借助互联网、让我们与世界的距离拉近了,但是,从目前国内学术界及业界对“博客(Blog)”的研究与应用与国外的差距上看,笔者认为:与欧美文化在互联网时代更呈现开放式交流特点、而中国文化仍然用一种封闭循环(自圆其说)模式推动有关。这是值得引起关注网络文化发展的党与政府有关部门、学术界、企业界、IT网络界、媒体关注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A.周寰主编:《点击网络文明(Click on Net Civilization),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1

B.金振邦著:《从传统文化到网络文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C.鲍宗豪主编:《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上海三联店,20017

D.方兴东:《关于“博客”的读者问答录(2)谈谈自己》

,( www.itsway.com/web/person.asp?topage=3&author=方兴东  )

 

 

三、博客是一种思想博弈(Game)

    今天,说互联网是“博弈”的人会小心翼翼,因为指责互联网是“泡沫”的声音在股市上100%兑现了。然而,正是上个世纪有了互联网,才让我们人类建立“地球村”的梦想成为现实。

 

   1944,现代博弈理论( Game Theory )创始人著名数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与著名经济学家摩根斯坦(Morgenstern)出版了《博弈理论与经济行为》一书,标志着博弈理论的诞生及其在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博弈理论是数学一个分支,它运用数学方法构造人类行为的理论。人类行为理论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这些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在“人工智能”计算机语言研究中,博弈理论便是其中最精采的一部分。

 

   在国外的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学)专著中,很多学者都认为应用互联网工具将可以赢取一场大的“博弈”,笔者认为:“博客(Blog)”便是其中的核心“战略行为”----思想博弈。它以互动、互为式交流为特点。

以下的论证正是以这一命题而展开的。

 

    主要参考文献

A.John Hagel III & Arthur G.Armstrong :Net.Gai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

B.Don Tapscott: The Digital Ecomnomy,McGraw-Hill,1997

C.Douglas G.Baird等著:《法律的博弈分析》(严旭阳译),法律出版社,199910

D.Joseph Pine II,B.等著:《体验经济(The Experience Economy)(夏业良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

 

四、博客的法律极限

 

   不论在我们怎样把“博客”定位,这种或是产品、或是工具、或是网页、或是其他什么的东西,我们首先要了解到它的“法律极限”:即能或不能做什么。

 

   在国内外关于“博客”定义或描述中:

   1、《市场术语》(www.marketingterms.com/dictionary/blog  )的定义---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

 

   2.《博客中国》 关于博客的一些形象比喻---博客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 ,博客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博客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 。博客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通过博客,让自己学到很多,让别人学到更多。 “博客之于知识,就如Linux之于软件,Napster之于音乐”

 

   3、《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Dan Gillmor----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旧媒体(old media)→→新媒体(new media)→→自媒体(we media)。

 

    这三个比较流行的定义或描述中,都忽略了描述“博客”的法律极限问题,但都隐约地告诉我们:“博客”是一种开放式思想交流方式,它兼具了开放源码(Open Soure) 的技术思想,而且采用了法律允许的“合理使用”、“适当引用”极限,同时它也在网络著作权的客体(作品的内涵与外延)方面,符合了法律允许的范畴。其中以超链“标引(Index)”式代替全文引用(Copy)而回避了中外法律的限制。这是一种互联网思想表达的扩散式法律博弈。

 

主要参考文献

A.史梦熊 等著:《出版产业与著作权法》,科学出版社,20006

B.张平著:《网络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问题透析》,广州出版社,200010

C.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 编著:《知识产权审判实务》,法律出版社,200011

 

(http://column.bokee.com/2541.html )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收藏此页到365Key